宮頸炎跟宮頸糜爛是一回事嗎?囊腫、息肉是癌嗎?答案出人意料! 醫生表示,宮頸炎與宮頸糜爛不能混為一談,宮頸炎就是宮頸局部由于細菌的入侵或者宮頸的裂傷而發生了炎癥,導致了私處分泌物增加、同房疼痛等癥狀,它是需要治療的。 而宮頸糜爛,在臨床上我們一般可分為「真性糜爛」和「假性糜爛」,大部分女性身上存在的其實都是假性的糜爛,屬于一種生理現象。 所謂的糜爛,通常是指宮頸看上去比較潮紅,有種糜爛的感覺。實際上我們觀察到的是一種稱為「柱狀上皮外移」的表現。 宮頸分成「柱狀上皮」和「鱗狀上皮」兩種,如果柱狀上皮長得比較外面一些,就稱為「柱狀上皮外移」,肉眼看上去就是紅紅的改變,成為了我們口中所說的糜爛。 這種所謂的糜爛通常是怎么形成的呢? 實際上,宮頸的柱狀上皮容易受到生理卵巢激素的影響「主要是雌激素」,在這種激素的作用下,柱狀上皮就會出現增生、往外移,于是就表現為糜爛,但其實很多時候只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當女性絕經了,雌激素下降了,柱狀上皮又「退回」里面去,于是又表現為光滑的宮頸了。 多數情況下的糜爛都是柱狀上皮外移所導致的,它不是宮頸炎,原則上是不需要治療的。 當然,宮頸柱狀上皮的移位,有時候是可以跟宮頸炎同時存在的。宮頸炎的患者往往膿性的白帶會特別多,在做婦科檢查時,醫生在顯微鏡底下檢查患者的白帶,就會發現里面有很多白細胞,那么這種細菌感染等原因所引起的宮頸炎,就是需要治療的。 不少宮頸炎的患者會同時存在宮頸糜爛的表現,這時候就需要將它與生理性的糜爛區分開來,通過相關的檢查,明確這個糜爛是疾病引起的,還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癌前病變 宮頸炎患者還需要了解是否存在癌前病變「宮頸上皮內瘤變」,它是炎癥到癌癥之間的一個過渡期。有癌前病變或早期宮頸癌的患者,通常在外觀上也存在單純的糜爛樣改變。此時女性患者主要通過HPV和TCT的檢查來進行確診,如果發現異常,再做陰道鏡下的檢查、活檢,排除宮頸癌。 宮頸囊腫 宮頸囊腫「納氏囊腫」,本身就屬于慢性宮頸炎的一個表現,但對于這種情況,大家也不必過于緊張,因為通常是不需要治療的。 它是怎么形成的呢?在宮頸上皮修復的過程中,新生的鱗狀上皮覆蓋宮頸腺管口或伸入腺管,使宮頸的腺管管腔發生了阻塞,導致一些粘液排不出來;或者治療宮頸炎以后,宮頸腺管狹窄,導致粘液潴留,這些情況都可能會形成「囊腫」,所以我們有時也叫它「潴留囊腫」。 從外觀上看,宮頸囊腫表現為宮頸表面有很多小綠豆大或黃豆大小的青白色小泡凸起。 不過,宮頸囊腫原則上是不需要治療的,一般只有在合并感染或者囊泡特別大的時候,才需要做處理。 宮頸息肉 宮頸息肉也是慢性宮頸炎的一種表現,通常檢查時醫生也會從中取一點組織來進行化驗,排除宮頸癌。 在門診,有時候我們碰到一些患者,為她取了息肉后,她卻拒絕做活檢,覺得這就是息肉,不可能是其他問題。然而,雖然宮頸上凸出的一些紅色組織看起來就是息肉,但其實有一部分可能會是宮頸癌。 微信發送“姓名+電話+預約/咨詢”至公眾號即可 (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Hi 小仙女們



如果您有不好意思開口的問題,可以直接在公眾號中在線咨詢哦~我們的在線醫生都會及時回答您的問題的!我們不是一個冷冰冰的公眾號,是能隨時幫助您解答女性健康秘密的“好閨蜜”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