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上稱憋尿為強制性尿液滯留。俗話說流水不腐,正常排尿不僅能排出身體內的代謝產物,而且對泌尿系統也有自凈作用。長時間憋尿會使膀胱內的尿液越積越多,含有細菌和有毒物質的尿液未能及時排出,同時憋尿導致膀胱脹大,膀胱壁血管被壓迫,膀胱黏膜缺血,抵抗力降低,因此,細菌就會乘虛而入,大肆生長繁殖,容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尿痛、尿血或遺尿等疾病。
一般情況下,女性的尿道炎治療比較容易反復,這一般和女性的特殊生理結構有關系,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預防尿道炎呢:
1、堅持大量飲水
腎臟排泄的尿液,對膀胱和尿道起著沖洗作用,有利于細菌的排出,每天大量飲水,2~3小時排尿一次,能避免細菌在尿路的繁殖,可降低尿路感染的發病率,這是預防尿路感染最實用有效的方法。在疾病的發作或緩解階段,每天大量飲水,亦有利于疾病的恢復,飲茶水或淡竹葉代茶飲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2、注意個人衛生
女性陰部及尿道口寄居著大量細菌,是發生尿路感染的先決條件。因此,要經常注意陰部的清潔,要勤洗澡,且不要用池浴或盆浴,要勤換內褲,在新婚、月經、妊娠和產褥期,尤應注意。女嬰要勤換尿布。
3、盡量避免使用尿路感染器械和插管
尿路器械易把尿道遠端的細菌帶入膀胱和上尿路,尿路插管后易發生持續性菌尿,因此,應盡量避免使用。在必須使用時,要嚴格消毒,在尿路器械使用48小時后,宜作尿培養,以觀察是否發生尿路感染。用尿路器械檢查之前,已經有細菌尿的病人,宜先控制感染。有些患者當時雖無細菌尿,但以前曾有反復發作的尿路感染史或有尿路異常,在尿路檢查或前后48小時宜服用抗菌素以預防感染。在留置導尿的頭三天,給予抗菌藥可預防或延遲尿路感染的發生,但3天以后給藥則無預防作用。另外,密閉式的引流系統連接尿路留置導尿管,可使尿路感染發生率明顯下降。